好久没写文章了,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。最近重新开始关注我房间的智能家居设备了。众所周知我用的米家,大概今年九月的时候专门搞了一下洞洞板和一些氛围灯接入米家,目前才用了了3月超过一点就已经坏了一条灯带,虽然当时是挑便宜的买,但这寿命未免也过于短了。于是便开始思考想要重新搞一下,还有就是装的一个无线开关用来在桌子那里快速控制灯光效果的,只是好像安装的位置不太对(买来几乎没有用过几次),除了这个实体按钮以外桌子上还有家庭屏,这个本来说应该是一个全屋控制终端,再不济也能给小孩子看看视频什么的。很显然能经常出现在我房间里,且年龄最小的大概就是我了。目前也是被当成电子相册了(或说一个不怎么好看的桌面摆件?),当然最大的作用就是当一个已经接入大模型的“小爱同学”了。大概好像就只有刚刚到手的时候用哔哩哔哩看了一部分的刀剑。

所以的所以,第一个分论点来了。智能家居对你真的有用吗?

关于这一点,其实我可以非常明确的说,我已经离不开智能家居了。按照我玩了两年左右的智能家居的见解来看,玩智能家居一般分4种级别。第一种就是:某一天陪伴了你五年的空调终于一命呜呼了,你本想找个师傅来修一下。然后打开了手机搜索发现现在修一个空调要大几百(或者在某视频平台上刷到了,修空调被割韭菜)又又发现现在,国补电器立减500,折下来再多加几百块钱就可以买一个新空调了。是你打开了某购物(这里应当有个广告)App发现很多智能空调都符合这个价格,于是你获得了一台智能空调,按照说明书你下载了一个是App实现了智能控制。恭喜你入门了智能家居,到大多数人到这里就结束了。

如果你恰好用的是小米手机,并且买了一台支持米家的空调。那么你就可以使用联动在手机打开原神的时候,自动开启空调并调到的舒适温度。又又又,恰好你爱上了这种丝滑的体验,就是你开始购入越来越多的米家智能设备。当你发现身边的一个吹风机都能通过App操作的时候,那么恭喜你进入了第二阶段,已经可以通过大部分的操作方式来丝滑流畅的操作,家里的所有智能设备。之后你会发现每天喊小爱同学的频率越来越高,于是有一天你打算降低小爱同学的频率,使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完成自动操作(门窗传感器,人体存在风管器,雨水传感器,压力传感器,烟雾传感器,清水传感器等)于是你购入了家庭中枢网关来协调操作。

那么恭喜你已经步入了第三阶段,在这个阶段,你会大规模的增加传感器的数量,并且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新淘汰,并且购买一些没有用,但好像有用的设备。并且伴随的这一切,你叫小爱同学的次数变少了,更多设备进行自动操作,这是一个非常长的磨合阶段,需要一点的适应,一些自动化的条件和执行结果,反复调节传感器的位置,并删减一些没有必要的传感器。

那么在即将进入的第四阶段,会开始发现,好像有很多不支持米家的设备更加的好用。你开始搭建home assistant以兼容更多设备。那么最后的最后你就开始重复上面的操作。

虽然除了那么远,但我说的是,之前方阵里装了好几次体存在传感器,换了好几个牌子,始终无法正常使用。就又重新买了一套,不对,应该说是两套。介于我上线这个对传感器有害的环境,希望他们能奏效。